歡迎您訪問愛非克(深圳)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關鍵詞:AKK菌
2021年統計顯示,我國約有40%的成年人患有高血脂癥。
我們身邊每10個人中就有4個高血脂癥,其中70%的高血脂癥患者并不重視自己的血脂異常情況,這就導致很多人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,殊不知我國每年有超過400萬人死于高血脂并發癥。
9至13周齡的雄性E3L.CETP小鼠喂食含有1%膽固醇和0.05%膽酸鹽的致動脈粥樣硬化西式飲食7 周,所有小鼠隨意接受水和食物。每周測量每籠的體重和食物攝入量。經過3周喂食后,根據年齡、體重和血脂水平將小鼠分為兩組,然后每天口服灌胃100 μL無氧PBS 或含2 × 108 CFU A. muciniphila MucT(ATTC BAA-835)的無氧PBS,均含2.5%甘油,持續4周。第0、2和4周在禁食4小時后采集尾部血樣用于血脂測定。在第0周和第4周收集新鮮糞便樣本進行分析。通過在雙腿股動脈周圍放置非收縮聚乙烯袖帶(Portex,UK)誘導新內膜形成,小鼠用咪達唑侖/美托咪定/芬太尼的混合物麻醉,手術后用阿替美唑/氟米尼的混合物拮抗小鼠的麻醉,然后直接給予丁丙諾啡以減輕疼痛,在開始A. muciniphila治療后2周放置袖帶,并在2周后處死小鼠,用PBS或A. muciniphila處理4周后,小鼠被咪達唑侖/芬太尼/右旋糖苷/NaCl混合物麻醉,門靜脈樣品在層流柜中的無熱原管中獲得,通過門靜脈出血處死小鼠,然后解剖腸系膜淋巴結和盲腸,流式細胞術測定腸系膜淋巴結免疫成分,收集股動脈評估新內膜形成。
A. muciniphila 降低血漿脂質 為研究施用A. muciniphila對代謝和免疫參數以及新內膜形成的影響,高脂血癥雄性 E3L.CETP小鼠每天口服2 × 108 CFU A. muciniphila,持續4周。作為對照組,E3L.CETP小鼠用等體積的PBS處理。監測小鼠A. muciniphila的豐度、體重和食物攝入量,以及空腹血脂水平。結果表明,在研究結束時每天用A. muciniphila灌胃導致糞便中的CFU水平高出100000倍,盲腸中的CFU水平高出1000倍。單次灌胃A. muciniphila導致CFU水平類似增加,表明A. muciniphila定植于小鼠的胃腸道。A. muciniphila給藥導致體重略有下降,與對照相比不影響食物攝入量。A. muciniphila不影響白色脂肪組織重量;然而,與對照組相比,肩胛間棕色脂肪組織重量有降低的趨勢。與對照組相比,A. muciniphila在治療2和4周后顯著降低空腹血漿總膽固醇(TC)和甘油三酯(TG)水平。總之,A. muciniphila治療會降低體重以及血漿TC和TG水平。 圖 A. muciniphila降低體重和血脂水平 A. muciniphila 傾向于降低門脈LPS水平 A. muciniphila 調節腸系膜淋巴結免疫細胞的組成并降低其激活狀態 接下來評估A. muciniphila對體內免疫系統的影響。腸系膜淋巴結(mLN)是營養物質和微生物物質從腸固有層進入淋巴液的“首過”器官。因此,它是對食物顆粒和共生物產生耐受性的關鍵部位,但同時它也充當防火墻以防止微生物系統性傳播。使用流式細胞術研究A. muciniphila對mLNs中局部免疫細胞群的影響,結果發現,A. muciniphila對浸潤mLNs的樹突狀細胞(DCs)的百分比沒有影響,但增加了B細胞總數并顯著減少中性粒細胞總數和總T細胞群。隨后研究mLNs中DC、B細胞和T細胞的各種亞群的組成發現,A. muciniphila對各種DC亞群的百分比沒有影響。然而,A. muciniphila傾向于減少CD11b-CD103+(組織駐留)DC上的抗原呈遞分子MHCII并降低該標志物在CD11b+CD103-DCs亞群上的表達。這些數據表明這些DC亞群的活性降低。 圖 A. muciniphila調節腸系膜淋巴結中的免疫細胞群 圖 A. muciniphila不影響樹突細胞亞群的百分比,但降低mLNs中DCs上MHC-II的表達 A. muciniphila不影響濾泡B細胞或黏膜B細胞在總B細胞群中的百分比,表明總B細胞群的增加不能歸因于這些特定B細胞亞群的變化。然而,A. muciniphila降低了T細胞共刺激分子CD86在兩個濾泡和粘膜B細胞群的表達。A. muciniphila不影響mLNs中的調節性T細胞。總之,A. muciniphila影響免疫細胞組成,并可能降低免疫細胞的激活狀態,從而在體內對mLN發揮免疫調節特性。 圖上 A. muciniphila不影響mLNs中濾泡和粘膜B細胞的豐度,但降低了它們的CD86表達 圖下 A. muciniphila在離體LPS刺激的血液中增加了IL-10的分泌 A. muciniphila在全血刺激后增加抗炎IL-10反應 作為A. muciniphila在mLNs中局部調節免疫系統,進一步研究了A. muciniphila對離體LPS刺激全血的影響,作為全身炎癥的指標。與全血對照小鼠相比,盡管總體IL-10水平非常低,但A. muciniphila傾向于增加未受刺激的全血IL-10水平并增加LPS刺激的IL-10反應。用A. muciniphila治療不影響未刺激或LPS刺激的TNF-α反應。這些發現表明A. muciniphila增加了全血(未)刺激的IL-10 反應,從而調節全身細胞因子的分泌。 A. muciniphila不能阻止新內膜的形成 接下來評估灌喂A. muciniphila是否阻止了新內膜形成,這是再狹窄和動脈粥樣硬化的共同特征。與對照組相比,每天用A. muciniphila治療4周并沒有減少新生內膜面積。此外,A. muciniphila不調節巨噬細胞的新內膜含量、血管平滑肌細胞、膠原蛋白。這些數據表明,盡管A. muciniphila具有降脂和免疫調節特性,但在這段時間內并沒有減少新內膜的形成和血管病變的組成。 圖 A. muciniphila不影響新內膜的形成和組成 人工提高小鼠體內AKK菌豐度,可降低血漿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,并影響腸系膜淋巴結中的免疫細胞組成,其中總B細胞群增加,總T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群減少。重要的是,AKK菌降低了樹突細胞上激活標記MHCII和B細胞上CD86的表達。AKK菌還增加全血離體脂多糖刺激的IL-10釋放,但它不會影響新內膜的形成或組成。總之,用AKK菌治療4周可發揮降脂和免疫調節作用,但不足以抑制高脂血癥E3L.CETP小鼠的新內膜形成。 「文章僅供學術探討,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?!?/span>